水利系统工程管理股职责:如何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与高效管理
在现代水利体系建设中,工程管理股作为核心职能部门,承担着从规划、建设到运行维护的全过程技术支撑与组织协调任务。其职责不仅关乎单个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更直接影响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防洪抗旱成效以及生态治理成果。面对日益复杂的水情变化和高标准的治理要求,明确并落实工程管理股的具体职责,成为提升水利系统整体效能的关键环节。
一、水利系统工程管理股的核心职能定位
工程管理股是水利部门内部负责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专业机构,通常隶属于水利局或水务局下属的业务科室。它既是政策执行的终端节点,也是技术标准落地的实施主体。其主要目标是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综合效益最大化。
具体而言,该股室需统筹协调以下几类工作:
- 项目前期管理:参与立项论证、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审查等环节,提出专业意见;
- 建设过程监管: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进行监督检查,推动标准化施工;
- 运行维护管理:制定管护制度、开展日常巡查、组织维修养护;
- 信息化与智能化支撑:推进智慧水利平台建设,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 应急响应与灾害处置:牵头制定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灾行动。
二、职责细化:从“管得住”到“用得好”的转变
1. 建设阶段:严把质量关,筑牢安全底线
工程管理股在项目建设初期即介入,通过参与招标文件审核、施工图纸会审等方式,提前识别潜在风险点。例如,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管理股需重点审查边坡稳定性计算、泄洪设施布局合理性等内容,防止因设计缺陷导致后期隐患。
施工期间,实行常态化巡查机制,联合监理单位开展质量抽检。对于关键部位如大坝基础、闸门启闭系统等,采用第三方检测手段强化监督。同时,建立“红黄牌”预警机制,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发出整改通知,必要时暂停施工直至达标。
2. 运行阶段:精细化运维,延长使用寿命
工程投运后,管理股负责编制《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设备操作规程》等制度文件,并指导基层管理单位严格执行。例如,对泵站、水闸等设施实行“定人、定点、定时”巡检制度,记录运行数据,形成闭环管理。
针对老旧工程,推行“体检式”评估机制,定期开展结构安全检测、机电设备性能测试,科学制定改造计划。以某县小型农田灌溉工程为例,管理股通过引入无人机航拍+人工复核方式,精准掌握渠道渗漏情况,有效降低损耗率超过15%。
3. 应急管理:快速响应,降低损失
在极端天气频发背景下,工程管理股必须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一方面,完善防汛抗旱预案体系,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实战演练;另一方面,依托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控水位、流量、渗压等指标,一旦超标立即触发报警并启动应急响应流程。
典型案例显示,某市河道堤防遭遇超标准洪水时,工程管理股迅速调度应急队伍赶赴现场,使用移动式抽水泵组抢排积水,成功避免了周边村庄内涝,体现了其“平战结合”的实战价值。
三、创新管理模式:数字化赋能下的责任压实
随着数字孪生技术和大数据平台的发展,工程管理股正逐步由传统手工管理模式向智慧化转型。通过部署智能感知设备(如高清摄像头、雨量计、位移传感器),构建覆盖全域的水利工程数字画像,实现远程监控与异常自动识别。
在此基础上,开发“工程管家”APP,将每个工程项目分配至专人负责,形成“一工程一档案、一责任人一任务清单”。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端查看工程状态、上传检查记录、接收任务提醒,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与透明度。
此外,管理股还积极探索“公众参与+专业管理”模式,鼓励群众举报非法取水、破坏设施等行为,形成群防群治格局。如某地农村饮水工程安装智能水表后,居民可扫码查询用水量,既增强了节水意识,也便于管理方及时发现跑冒滴漏问题。
四、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
工程管理股的履职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素质。因此,应加强干部培训力度,内容涵盖法律法规、工程技术、项目管理、应急管理等多个维度。建议每季度举办专题讲座,邀请高校专家、资深工程师授课,提升团队理论水平与实操能力。
同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工程安全率、群众满意度、信息化覆盖率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激励干部主动作为。对于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五、跨部门协同:打通信息壁垒,形成治理合力
水利工程往往涉及多个行政区域和行业领域,仅靠单一部门难以完成综合治理任务。工程管理股应主动对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享数据资源,共商解决方案。
例如,在流域综合治理中,管理股可联合环保部门开展水质监测,配合农业部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协同交通部门优化涉水工程建设审批流程,从而实现多目标协同治理。
六、总结与展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水利系统工程管理股的职责正在从单一的技术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型,其作用已延伸至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城市韧性等多个国家战略层面。未来,随着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加码,该岗位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为此,各级水利主管部门应在政策支持、资源配置、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确保工程管理股真正成为推动水利现代化的“硬核力量”。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座水库、每一条河渠、每一处灌区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水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