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中燃工程管理系统如何提升燃气工程管理效率与安全水平
在城市快速发展和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的背景下,燃气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高效、智能化的管理已成为燃气企业运营的核心议题。南宁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宁中燃”)作为广西地区领先的燃气运营商,近年来持续投入信息化建设,打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工程管理系统,不仅显著提升了项目执行效率,更筑牢了燃气工程的安全防线。
一、背景:燃气工程管理的痛点与挑战
传统燃气工程项目往往存在诸多痛点:
- 信息孤岛严重: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数据分散,难以形成闭环管理;
- 进度滞后风险高:人工填报进度不及时,导致项目延期或资源浪费;
- 安全隐患隐蔽性强:施工过程缺乏实时监管,隐患发现滞后;
- 质量管控难:材料使用、工艺标准执行不到位,后期运维压力大;
- 协同效率低:多部门、多单位协作依赖纸质流程,沟通成本高。
面对这些挑战,南宁中燃意识到必须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工程管理体系,实现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
二、系统架构:模块化设计赋能全流程管控
南宁中燃工程管理系统基于B/S架构开发,采用微服务技术,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系统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模块:
1. 工程计划管理模块
该模块集成GIS地图可视化功能,支持按片区、街道、用户类型进行工程任务分配。管理人员可在地图上直观查看待建、在建、竣工项目分布,结合历史数据预测施工周期,科学制定年度/季度/月度工程计划,避免资源冲突。
2. 施工过程管理模块
引入移动APP端应用,现场施工人员可通过手机扫码登记工序节点,上传影像资料(如焊接点照片、管材合格证扫描件),系统自动同步至后台数据库。同时,设置关键工序审批机制,如管道试压、回填前检查等,未经审批不得进入下一阶段。
3. 质量安全管理模块
建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库,嵌入常见违规操作预警提示(如未做防腐处理即埋管)。系统联动智能传感器设备,在重点区域部署气体泄漏监测装置,一旦异常立即推送告警至项目负责人及安全部门。此外,定期生成质量巡检报告,自动生成整改清单并跟踪闭环情况。
4. 材料与设备台账模块
对所有进场材料实行唯一编码管理,从采购入库到安装使用全程追踪。通过二维码标签绑定每根钢管、阀门等部件,实现“一物一码”,有效防止劣质材料混入工程。设备运行状态也纳入系统监控,提前预警故障风险。
5. 项目结算与绩效评估模块
系统自动采集各环节实际工时、物料消耗、费用支出等数据,与预算对比分析偏差原因,为后续项目定价提供依据。同时,将施工班组、监理单位的履约表现量化评分,纳入供应商评价体系,促进良性竞争。
三、创新亮点:AI+物联网助力精细化治理
南宁中燃并未止步于基础信息化,而是积极探索新技术融合应用:
1. AI辅助决策分析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年工程数据进行挖掘,识别出影响工期的主要因素(如天气、交通管制、图纸变更频次),生成风险指数模型,辅助管理层提前干预。例如,若某区域连续三个月出现因征地问题延误的情况,系统会建议增加前期协调小组力量。
2. 物联网感知网络构建
在大型管网改造项目中试点部署IoT摄像头与振动传感器,实时捕捉施工现场动态,防止无关人员闯入作业区。同时,通过GPS定位桩基位置,确保施工轨迹符合设计要求,减少人为误差。
3. 数字孪生模拟演练
针对复杂地形或高风险区域(如穿越河流、居民密集区),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搭建数字孪生体,提前模拟施工方案可行性,优化路径选择,降低施工扰民和事故概率。
四、实施成效:看得见的改变与价值提升
自系统上线以来,南宁中燃实现了多项指标的显著改善:
- 工程平均周期缩短25%:通过精准调度与进度透明化,减少了无效等待时间;
- 安全事故率下降60%:主动防御机制使隐患发现率提升,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 材料损耗率下降18%:闭环追溯机制有效遏制偷盗、错用行为;
- 客户满意度提高至95%以上:响应速度加快,投诉处理效率提升;
- 管理成本降低约15%:纸质文件减少,人力投入精简。
更重要的是,该系统成为南宁中燃参与自治区级智慧燃气示范项目评选的核心支撑,多次获得行业奖项认可,树立了地方燃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形象。
五、未来展望:迈向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
南宁中燃正规划将工程管理系统进一步升级为“智慧燃气全生命周期平台”,涵盖从规划立项、建设施工、运营维护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管理。下一步重点方向包括:
- 对接城市大脑数据接口,实现跨部门协同(如与住建局、交警队共享施工许可信息);
- 探索区块链技术用于工程文档存证,保障数据不可篡改;
- 深化与高校合作,研发适用于中小城市的轻量化工程管理系统,推动区域复制推广。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迭代与业务深度融合,南宁中燃工程管理系统将持续释放效能红利,为城市安全供气保驾护航,也为全国燃气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