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软件测试实施工程学校如何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强省,正加速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软件测试作为信息技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软件产品质量、企业竞争力乃至整个区域数字生态的健康发展。江苏省软件测试实施工程学校(以下简称“该校”)作为省内专注软件测试领域教育与实践的重要机构,肩负着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本文将深入探讨该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模式、实训平台建设、师资队伍优化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揭示其如何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创新化的路径,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软件测试行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精准定位:打造区域性软件测试人才高地
江苏省软件测试实施工程学校自成立以来,始终立足于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赋能江苏制造强省建设”的办学方向。学校聚焦软件测试这一细分领域,打破传统IT教育大而全的格局,采取“小而精、专而深”的发展策略,形成了从基础理论到实战应用、从初级工程师到高级测试专家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这种精准定位不仅契合了当前软件产业对高技能测试人才的迫切需求,也使学校在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成为区域内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影响力的高职院校之一。
二、课程重构: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新体系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匹配,该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率先推行“岗课赛证”融通机制。所谓“岗”,即岗位能力标准;“课”指教学内容;“赛”是职业技能竞赛;“证”则是职业资格证书。通过整合四大要素,学校将企业真实项目案例、行业最新标准(如ISO/IEC 29119软件测试标准)、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赛题以及ISTQB等国际认证体系融入课程设计中,确保学生所学即所用、所练即所考、所获即所就。
例如,在《自动化测试技术》课程中,教师团队引入某知名电商平台的真实接口测试场景,指导学生使用Python+Selenium+Appium完成移动端和Web端的功能自动化脚本编写,并结合企业导师进行代码评审与性能调优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或蓝桥杯等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此外,学校还与多家头部企业合作开发校企共建课程,如《移动应用兼容性测试实务》《安全测试与渗透测试入门》,这些课程均纳入学分体系并获得国家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
三、产教融合:搭建“校中厂+厂中校”双轮驱动平台
产教融合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路径。江苏省软件测试实施工程学校积极探索“校中厂+厂中校”模式,打破校园与企业的壁垒,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深度耦合。
在校内,学校设立了“软件测试实训中心”,引入企业级测试工具链(如JIRA、TestLink、LoadRunner、Postman等),模拟真实企业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大型项目的测试流程管理、缺陷跟踪、持续集成等核心环节。同时,与本地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如与南京某知名软件外包公司共建“智能测试机器人研发基地”,共同开展AI辅助测试算法的研究与落地应用。
在校外,学校实行“厂中校”制度,每年选派优秀师生进入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参与实际项目测试任务。比如,在某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车载系统测试项目中,该校学生承担了近30%的回归测试工作量,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获得了企业正式录用机会。这种双向流动机制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四、师资升级: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江苏省软件测试实施工程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明确提出“每位专业教师至少具备两年以上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硬性要求,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参与重大项目攻关。
目前,该校已组建一支由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企业技术总监组成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其中拥有ISTQB高级认证讲师5人、CCSE(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认证专家8人、华为HCIA测试认证持有者12人。不仅如此,学校还聘请了多位来自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企业的资深测试工程师担任兼职讲师或产业导师,定期开设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帮助学生了解前沿技术趋势和行业最佳实践。
五、社会服务:拓展多元协同育人生态
除了面向在校生的培养外,江苏省软件测试实施工程学校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对接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技能鉴定、咨询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形成“教育—培训—就业—再提升”的闭环生态。
例如,学校连续三年承办江苏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软件测试方向),年均培训企业员工超500人次;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合作开展“软件测试工程师赋能计划”,免费为区内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测试方案诊断与优化建议;并与江苏省软件行业协会共建“软件质量保障联盟”,牵头制定地方性软件测试服务规范,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
六、成效显著:毕业生就业率与企业满意度双高
得益于上述系统性的改革举措,江苏省软件测试实施工程学校的育人成果日益显现。近三年来,该校软件测试相关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平均起薪高于全省同类专业平均水平约15%,且超过70%的学生入职后一年内晋升为主管或项目组长。用人单位普遍反馈,该校毕业生“上手快、素质高、责任心强”,尤其在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关键技术岗位表现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培养的学生中有不少已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担任重要角色,如某届毕业生加入字节跳动担任测试架构师,主导多个亿级用户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另一名学生创办了专注于嵌入式系统测试的初创公司,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结语:未来可期,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下的职教创新
江苏省软件测试实施工程学校的成功经验表明,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必须紧扣产业发展脉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知行合一的发展理念。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带来的测试范式变革,该校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元宇宙环境下虚拟测试场景构建、AIGC在测试用例生成中的应用等前沿课题,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软件测试人才培养高地,为江苏省乃至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